×
  • 業(ye) 務谘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boboandtiantian.com

    業(ye) 務谘詢專(zhuan) 線:400-780-8018

    (僅(jin) 限服務谘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在線留言×
點擊切換
News information
新聞資訊

生物類似藥改寫大藥企估值

2015-11-10
|
訪問量:

      如果說,Hospira公司開發的Remicade(類克,英夫利昔單抗,強生原研)生物類似藥2013年歐洲獲批並於(yu) 2014年上市,對生物類似藥行業(ye) 有標誌性意義(yi) ;那麽(me) ,今年3月美國批準第一個(ge) 生物類似藥諾華Sandoz的Zarxio(安進Neupogen仿製藥),並於(yu) 9月在美國正式上市,對全球製藥行業(ye) 而言則意味著一個(ge) 重要拐點就此隱現。
  到目前為(wei) 止,由於(yu) 大量小分子化學藥順利上市,製藥行業(ye) 已然進入專(zhuan) 利懸崖時代。而生物原研藥,由於(yu) 缺少相應的或者合適的審批指南,短期之內(nei) 銷售額不會(hui) 有過大的波動。



  哪些門檻?

  生物類似藥(Biosesimilar),又譯為(wei) “生物仿製藥”,其定義(yi) 在不同國家間有所差異。美國(FDA)相關(guan) 指南規定,生物類似藥和原研藥品之間應該無臨(lin) 床意義(yi) 的差異;歐洲藥品管理局(EMA)規定二者應該本質上是相同的生物物質。在中國,生物類似藥是指在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麵與(yu) 已獲準注冊(ce) 的參照藥具有相似性的治療用生物製品。
  由於(yu) 生物類似藥可以更好地滿足公眾(zhong) 對生物治療產(chan) 品的需求,有助於(yu) 提高生物藥的可及性和降低價(jia) 格,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生物類似藥的研發和管理工作,全球已有20餘(yu) 個(ge) 國家或組織製定了生物類似藥相關(guan) 指南。
  通常來說,原創的小分子化學藥品上市前需要經過非常全麵、係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臨(lin) 床試驗,仿製藥則可以免去這個(ge) 複雜的過程,上市前隻需顯示與(yu) 原創產(chan) 品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純度和質量,臨(lin) 床方麵最多按法規常規要求進行人體(ti) 生物等效性研究即可。
  然而,生物類似藥卻僅(jin) 僅(jin) 包含生物藥的有效成分,目前各國的注冊(ce) 技術要求和程序存在明顯差異。主要原因是生物藥分子量較大且結構複雜,需要通過生物過程工程(即Bioprocess engineering),經過細胞生物反應器培養(yang) 以及隨後的過濾、純化、病毒滅活/去除、超濾濃縮和罐裝製劑等複雜的工藝步驟製備而來,難以完全複製。同時,由於(yu) 現有的分析方法有限,產(chan) 品質量尤其是生物學活性易受各種因素影響且不太穩定,生物藥進行“仿製”時需與(yu) 上市的原創生物製品進行全麵的對比性研究,包括質量、非臨(lin) 床及臨(lin) 床試驗等,以充分確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生物類似藥的開發的門檻遠遠高於(yu) 化學藥,也需要更資深的技術經驗以及龐大的資金支持。

  孰得孰失?

  那麽(me) 到現在為(wei) 止,發生了什麽(me) 呢?
  隨著生物類似藥的上市,必然會(hui) 有一大批相關(guan) 者受益。以美國為(wei) 例,政府、私人支付機構、患者和納稅人將在生物仿製藥大潮時代受益匪淺。
  據美國國會(hui) 預算辦公室估計,2013~2020年,由於(yu) 《生物製品價(jia) 格競爭(zheng) 和創新法案》(《Biologics Price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ct(BPCIA)》)的實施,大約會(hui) 給美國政府節約250億(yi) 美元的費用。這也意味著,未來10年,美國將有潛在450億(yi) 美元的巨額儲(chu) 蓄。假如其中有一半屬於(yu) 私人支付者,那麽(me) 政府層麵大約可節省200億(yi) ~250億(yi) 美元。支付成本的降低可以轉換成更有競爭(zheng) 力的獎金,從(cong) 而大大惠及美國公民。並且,更低的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費用支出意味著稅務費用可以被用來支持其他發展項目或福利用途。
  然而,一些國際知名大藥企,包括艾伯維、羅氏和輝瑞等,會(hui) 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僅(jin) 僅(jin) 針對艾伯維的修美樂(le) (Humira,阿達木單抗,adalimumab),就已經有11個(ge) 生物類似藥在研。修美樂(le) 為(wei) 抗人腫瘤壞死因子(TNF)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ti) ,是人單克隆D2E7重鏈和輕鏈經二硫鍵結合的二聚物,用於(yu) 治療類風濕關(guan) 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截至目前,修美樂(le) 獲FDA批準的適應症達8個(ge) 之多。修美樂(le) 最早由英國Cambridge Antibody Technology(CAT)與(yu) 美國雅培公司聯合研製,2003年1月首次在美國上市,美國專(zhuan) 利將在2016年過期。修美樂(le) 作為(wei) 艾伯維的明星產(chan) 品,是全球第一個(ge) 獲批的抗腫瘤壞死因子(TNF-α)藥物,去年全球銷售額高達106億(yi) 美元,位列榜首。

強生:Remicade重壓當頭
  強生製藥的主打生物藥品是Remicade,一種治療炎症的單克隆抗體(ti) 藥物,主要用於(yu) 治療類風濕性關(guan) 節炎和克羅恩氏病,其2013年全球銷售額達84億(yi) 美元。
  Remicade專(zhuan) 利保護在2018年到期,目前收入大多數來自美國市場。Hospira公司的Remicade生物類似藥已經在歐洲獲批上市,由Celltrion司負責推廣。
  到目前為(wei) 止,強生尚麵臨(lin) 相對較小風險。然而,強生最終必然要麵對來自在研生物類似藥產(chan) 品的競爭(zheng) 。
  Celltrion公司已經向FDA最新開辟的仿製藥申請通道提交申請,希望獲得授權在美國銷售Remicade的生物類似藥,目前正在等待FDA的答複。樂(le) 觀估計,明年該生物類似藥可能登陸美國市場。此外,今年2月,Hospira公司被輝瑞正式納入麾下,對強生也是一種壓力。
  預計到2019年,Remicade的銷售額會(hui) 降到目前的一半。除了Remicade,強生子公司Janssen Biotech還在開發其他生物製品,比如Simponi和Stelara,項目進展順利,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公司銷售額的下降。預計Simponi和Stelara合計銷售額到2020年會(hui) 突破40億(yi) 美元,二者因在專(zhuan) 利保護期內(nei) ,可免受仿製品衝(chong) 擊。

默沙東(dong) :繼續養(yang) 尊處優(you)
  默沙東(dong) (Merck & Co)的生物藥產(chan) 品銷售額目前不算大,所以在生物仿製藥競爭(zheng) 中風險更小。然而情況正有所變化,因為(wei) 默沙東(dong) 已經開始大力在生物藥投入研發經費,以提高自己在生物藥領域的市場份額。
  默沙東(dong) 擁有Remicade在歐洲的市場推廣權利。由於(yu) Remicade的生物類似藥已在歐洲上市,預計銷售額會(hui) 受到明顯影響。推測Remicade的銷售額會(hui) 從(cong) 2014年的23億(yi) 美元縮減到2019年的12億(yi) 美元。同時,要意識到默沙東(dong) 超級重磅炸彈藥物Keytruda最近才上市,並將有多年的專(zhuan) 利保護。
  同時,公司正在與(yu) 合作夥(huo) 伴三星集團旗下生物藥公司三星Bioepis合作聯手開發生物類似藥。目前,雙方合作開發的生物類似藥涵蓋免疫學、腫瘤學和糖尿病,已有5個(ge) 生物仿製藥處於(yu) Ⅲ期臨(lin) 床,分別為(wei) :SB2(Remicade,類克)、SB3(Herceptin,赫賽汀)、SB4(Enbrel,恩利)、SB5(Humira,修美樂(le) )、MK-1293(Lantus,來得時)的仿製品。雙方計劃在2015~2016年間提交這5種生物仿製藥的上市申請。根據協議,默沙東(dong) 將負責特定國家的銷售,三星Bioepis負責研發及生產(chan) 。默沙東(dong) 擁有Humira和Remicade生物仿製藥除歐洲、俄國、土耳其以外市場的權利,並擁有Enbrel生物仿製藥除美國、歐洲、日本以外市場的權利,以及Lantus和Herceptin生物仿製藥的全球權利。預計這些可以抵消Remicade銷售額下降的影響。
  目前默沙東(dong) 應該沒有銷售下滑的風險。相反,或許還會(hui) 有令人滿意的增長。

BMS:風險在兩(liang) 三年後
  2014年,百時美施貴寶(BMS)超過30%的銷售額(大約52億(yi) 美元)來自生物藥。主要包括其腫瘤和免疫治療藥物如Yervoy、Opdivo、Erbitux等。Opdivo和Yervoy均屬於(yu) 腫瘤免疫療法。癌症免疫療法是目前全球製藥領域最火熱的領域之一,各大公司紛紛通過自主研發或者並購、合作搶占該市場。
  Yervoy(Ipilimumab)是能有效阻滯細胞毒性T細胞抗原-4(CTLA-4)的單克隆抗體(ti) 。CTLA-4會(hui) 影響人體(ti) 的免疫係統,削弱其殺死癌細胞的能力。Yervoy的作用機製可能是幫助人體(ti) 免疫係統識別、瞄準並攻擊黑色素瘤癌細胞。FDA於(yu) 2011年3月25日批準Yervoy用於(yu) 治療晚期黑色素瘤。
  Opdivo能夠結合至活化T細胞上表達的免疫檢查點受體(ti) PD-L1。繼今年4月一線治療黑色素瘤獲得巨大成功之後,BMS公司備受業(ye) 界關(guan) 注的免疫組合療法“Opdivo+Yervoy”在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方麵也獲得了初步成功,預計不久的將來會(hui) 有更出色的數據。
  而盡管以上藥物目前都在專(zhuan) 利保護期內(nei) ,但未來2~3年BMS公司還是有23億(yi) 美元的銷售額麵臨(lin) 生物仿製藥的競爭(zheng) 。

羅氏:組合療法奮力抗爭(zheng)
  羅氏(Roche)公司超過60%的銷售額來自生物藥。很明顯,在未來幾年,由於(yu) 專(zhuan) 利過期和生物仿製藥的上市,羅氏會(hui) 麵臨(lin) 較大風險。
  目前預測,生物仿製藥的定價(jia) 會(hui) 是原研藥的6~7折。羅氏可以通過加大組合療法的投資以提防主要產(chan) 品(Rituxan和Herceptin)的銷售下滑。通過組合療法,羅氏可能會(hui) 使新藥的成本價(jia) 格降低,從(cong) 而在生物類似藥麵前依然保持良好的競爭(zheng) 力。
  不過,生物類似藥未來的影響力有可能被低估,因為(wei) 逐步升溫的競爭(zheng) 會(hui) 使價(jia) 格越來越低。實際上,有些競爭(zheng) 者甚至直接將生物類似藥的價(jia) 格降低到原研藥30%。
  如前文所述,目前艾伯維的修美樂(le) 麵臨(lin) 11家競爭(zheng) 對手,並且將要在2016年在美國專(zhuan) 利過期。如果未來幾年其中幾家的產(chan) 品順利上市,那麽(me) 生物類似藥的價(jia) 格會(hui) 更低。如果折扣達到60%~70%,羅氏將從(cong) 2021年開始每年損失50億(yi) 美元。

輝瑞:蓄勢待發,未雨綢繆
  輝瑞(Pfizer)目前有若幹生物藥在Ⅱ期和Ⅲ期試驗階段。Ⅲ期的狀態更有趣,因為(wei) pfizer正在開發Remicade、Rituxan和Herceptin的仿製藥。這三個(ge) 藥物都是目前全球暢銷的重磅炸彈。強生的Remicade在2014年帶來了66.6億(yi) 美元的銷售額,赫賽汀(Herceptin)銷售額將近69億(yi) 美元,Rituxan超過75.4億(yi) 美元。如果順利獲批,輝瑞可能快速進入這個(ge) 超過115億(yi) 美元的巨大市場。這是基於(yu) 生物仿製藥是原研藥定價(jia) 70%的假設。
  如果輝瑞的生物仿製藥終成正果,預測將給輝瑞帶來50億(yi) 美元的銷售額。當然,這一目標需要良好的執行來配合。不過,全球生物仿製藥市場或許能在2020年突破200億(yi) 美元。
  輝瑞今年收購了全球最主要的注射藥品與(yu) 注射類醫療器械的生產(chan) 企業(ye) 之一Hospira,無疑是最受關(guan) 注的。除了歐洲獲批上市的Remicade生物仿製藥,Hospira公司還與(yu) Celltrion公司合作構建擁有11個(ge) 新產(chan) 品的生物仿製藥研發線。這將為(wei) 企業(ye) 帶來持久的滾滾財源,也將為(wei) 輝瑞實現在生物仿製藥領域快速發展的目標提速。
  不過,根據反壟斷法,歐盟委員會(hui) 稱輝瑞同意出售其在歐洲對Remicade生物仿製藥的所有權,但將在其他地區保持所有權。其他將被剝離的藥品還包括抗真菌藥物伏立康唑在歐洲的所有權,化療藥卡鉑、阿糖胞苷、表柔比星和伊立替康,以及抗生素萬(wan) 古黴素在一些國家的所有權等。
  至此,不得不承認,輝瑞通過自己積累和外部收購實現了彎道超車,已經是全球生物仿製藥市場中的一個(ge) 龐大“玩家”,未來如何發展我們(men) 拭目以待。
  另外,9月11日,輝瑞宣布其全球生物技術中心將落戶浙江杭州的東(dong) 部高新產(chan) 業(ye) 園。該中心是集研發與(yu) 生產(chan) 於(yu) 一體(ti) 的本土化生物藥綜合基地,也將成為(wei) 跨國藥企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個(ge) 生物藥研發和生產(chan) 中心。至於(yu) 輝瑞是否會(hui) 選擇在該中心研發或生產(chan) 生物類似藥還不得而知,但至少表明該製藥巨頭對中國生物藥產(chan) 業(ye) 化環境(包括政策、人才、技術等方麵)的信心。



相關新聞
×
搜索驗證
點擊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