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e) 務谘詢
中國:
Email: marketing@boboandtiantian.com
業(ye) 務谘詢專(zhuan) 線:400-780-8018
(僅(jin) 限服務谘詢,其他事宜請撥打川沙總部電話)
川沙總部電話: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昨天(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2015年,國際糖尿病聯合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大約每6秒就有1個(ge) 糖尿病患者死亡。中國成人糖尿病患者數量排在各國之首,超過1億(yi) 。2016年最新發表的10項糖尿病研究突破進展。相關(guan) 成果發表在Nature、Cell、 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等頂級期刊上。,小編為(wei) 大家推薦2016年最新發表的10項糖尿病研究突破進展。相關(guan) 成果發表在Nature、Cell、 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等頂級期刊上。
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11月14日),由世界衛生組織(WTO)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於(yu) 1991年共同發起,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對糖尿病的警覺和醒悟。2006年底,聯合國通過決(jue) 議,從(cong) 2007年起,將“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為(wei) “聯合國糖尿病日”,將專(zhuan) 家、學術行為(wei) 上升為(wei) 各國的政府行為(wei) ,促使各國政府和社會(hui) 各界加強對糖尿病的控製,減少糖尿病的危害。
成人糖尿病患者數量前十的國家/地區
目前,糖尿病已成為(wei) 全球最嚴(yan) 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去年11月, IDF公布的數據顯示,糖尿病死亡率大於(yu) 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死亡率的總和,大約每6秒就有1個(ge) 糖尿病患者死亡。2015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數量達4.15億(yi) ,排名前3的國家為(wei) 中國(1.096億(yi) )、印度(6920萬(wan) )以及美國(2930萬(wan) )。
中華醫學會(hui) 糖尿病學分會(hui) 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第六人民醫院賈偉(wei) 平教授談到我國糖尿病流行的嚴(yan) 峻形勢,提到兩(liang) 個(ge) 四分之一: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約占全球糖尿病患病總人數的四分之一,糖尿病加上糖尿病前期的人數約占我國成人總數的四分之一,且未診斷率高達60%。
今年主題:Eyes on Diabetes
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的宣傳(chuan) 主題是“Eyes on Diabetes”。相關(guan) 活動和材料旨在宣傳(chuan) 篩查的重要性,確保2型糖尿病的早期診斷,促進糖尿病治療,降低嚴(yan) 重並發症的風險。IDF官網“世界糖尿病日”主題頁列出一些糖尿病相關(guan) 要點,部分整理如下:
1. 糖尿病是一個(ge) 巨大的、不斷增長的負擔:2015年,全球有4.15億(yi) 成年人患有糖尿病。2040年,這一數字預計會(hui) 增長至約6.42億(yi) 。
2. 有二分之一成人糖尿病患者未被確診。
3.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達70%的2型糖尿病病例是可以預防或延遲的。
4. 隨著許多國家兒(er) 童營養(yang) 不良和身體(ti) 活動不足水平的增加,兒(er) 童2型糖尿病有可能成為(wei) 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導致嚴(yan) 重的健康後果。
5. 目前,全球衛生支出總額的12%用於(yu) 成人糖尿病。
6.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將持續增長,構成可持續發展的威脅。例如,到2040年,非洲糖尿病患者的數量預計將翻一番。
7. 延遲診斷意味著許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被確診時至少患有1種並發症。
8. 在許多國家,糖尿病是導致失明、心血管疾病、腎衰竭和下肢截肢(lower-limb amputation)的主要原因。
9. 4.15億(yi) 成人糖尿病患者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中將罹患某種形式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種並發症會(hui) 導致視力損傷(shang) 和失明。目前,有超過9300萬(wan) 人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10. 2015年,用於(yu) 治療糖尿病和管理並發症的全球衛生支出預計為(wei) 6730億(yi) 美元。
攻克糖尿病,科學家們(men) 一直在努力
據了解,世界糖尿病日是為(wei) 了紀念加拿大科學家班廷(Frederick Banting)的誕辰。1921年,他與(yu) Charles Best首次成功地提取了胰島素;1922年,胰島素第一次成功地用於(yu) 人體(ti) 試驗。胰島素的發現無疑是糖尿病領域的裏程碑事件,改變了無數患者的生活,班廷也因此被稱為(wei) “胰島素之父”。
此後,在與(yu) 糖尿病長期鬥爭(zheng) 的過程中,科學家們(men) 根據糖尿病的發病機製以及藥物作用靶點,相繼發現了多種類型的降糖藥,包括磺酰脲類藥物、雙胍類藥物、α糖苷酶抑製劑、非磺酰脲類藥物、噻唑烷二酮類藥物、GLP-1受體(ti) 激動劑、DPP-4抑製劑、SGLT-2抑製劑等。
除了這些已上市的產(chan) 品,全球各國科學家仍在積極開發不同類型的糖尿病療法。今年年初,小編曾自《10項研究、三大療法:能否顛覆糖尿病“胰島素注射”時代?》一文中介紹過糖尿病幹細胞療法、免疫療法、細菌療法等部分研究進展。那麽(me) ,今年科學們(men) 又取得了哪些進展呢?
以下,小編為(wei) 大家推薦2016年最新發表的10項糖尿病研究進展。其中,一部分研究對糖尿病的發病機製有了新的認識,另一些研究提出了糖尿病治療的新方法。
1、Cell:李平平教授研究組發現2型糖尿病新發病機製及藥靶
Hematopoietic-Derived Galectin-3 Causes Cellular and Systemic Insulin Resistance
首先為(wei) 大家介紹1項中國科學家最新發表的成果。11月3日,發表在Cell上的一項研究中,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李平平教授研究團隊發現了2型糖尿病的新發病機製及藥靶。
研究發現,半乳糖苷凝集素Galectin-3(Gal3)作為(wei) 巨噬細胞分泌的炎性因子,與(yu) 胰島素受體(ti) 結合並幹擾其信號通路,直接導致胰島素抵抗。研究還發現,肥胖病人血液中Gal3水平顯著增加,與(yu) 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呈正相關(guan) ,且Gal3也能在人肌肉細胞誘發胰島素抵抗。這些結果都表明Gal3在肥胖病人可直接誘發胰島素抵抗。
隨後,研究小組進而研究了抑製Gal3對胰島素抵抗的改善作用。結果表明,無論基因敲除Gal3還是給予Gal3抑製劑都能明顯改善肥胖小鼠的胰島素抵抗,提示Gal3可作為(wei) 治療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的有效藥靶。
2、Nature:糖尿病為(wei) 何“那麽(me) 壞”,是“免疫細胞”在作祟
Fatty acid synthesis configures the plasma membrane for inflammation in diabetes
炎症是糖尿病患者會(hui) 產(chan) 生心髒病、中風、腎病和其它相關(guan) 並發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1月2日,發表於(yu) Natur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們(men) 鑒定出了慢性炎症一種可能的觸發機製。具體(ti) 來說,研究發現,刪除巨噬細胞中的Fasn(編碼FAS的基因)能夠預防飲食誘導的胰島素抵抗、巨噬細胞招募到脂肪組織以及慢性炎症。
3、Nature:胰島素耐受性與(yu) 腸道細菌有關(guan)
Human gut microbes impact host serum metabolome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7月13日,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特定的腸道細菌不平衡能夠導致胰島素耐受性,從(cong) 而導致2型糖尿病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增加。
研究中,科學家們(men) 對277名非糖尿病個(ge) 體(ti) 和75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調查,分析胰島素的作用。他們(men) 監測了血液中1200多種代謝物的濃度,並對人類腸道中數百種細菌進行了基於(yu) DNA的檢測。結果發現,胰島素耐受性的人血液中一組氨基酸——支鏈氨基酸(BCAAs)的水平升高了。重要地是,BCAAs水平升高與(yu) 腸道菌群組成與(yu) 功能的一些特異性改變有關(guan) 。
4、Nature:糖尿病再生醫學獲突破
Identification of proliferative and mature β-cells in the islet of Langerhans
7月11日,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men) 發現,標記物Flattop可將生成胰島素的胰腺β細胞細分為(wei) 兩(liang) 類。該研究的通訊作者Heiko Lickert教授說:“我們(men) 很早以前就知道存在不同的β細胞亞(ya) 群。然而直到現在,仍不清楚其潛在的分子機製。”這一研究發現,蛋白質Flattop存在於(yu) 約80%的β細胞中。這些細胞能有效地判定環境中的葡萄糖濃度,並分泌對應量的胰島素,從(cong) 而顯示了成熟β細胞的代謝特性。與(yu) 之相反,檢測不到Flattop的β細胞表現出的增殖速度尤其高。
Lickert說:“我們(men) 的結果表明,Flattop陰性細胞是一種未成熟的儲(chu) 備庫,其不斷地更新自身並可補充成熟β細胞。細分兩(liang) 種細胞亞(ya) 型有望能夠全麵分析相關(guan) 信號通路,為(wei) 開發再生療法帶來了希望。”
5. Nature Medicine:顛覆糖尿病治療,一次注射藥效維持4個(ge) 多月
Central injection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 induces sustained remission of diabetic hyperglycemia in rodents
5月23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men) 在小鼠身上試驗出了一種降血糖的新辦法。一次注射,藥效可以持續4個(ge) 多月。研究人員將FGF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注射到患有2型糖尿病小鼠的腦室內(nei) ,在單次注射後,連續觀察7天,發現血糖水平完全正常。接下來實驗持續進行了17周,實驗小鼠的血糖水平一直維持在正常範圍內(nei) 。也就是說,在注射一次FGF1後,降血糖效果保持了18周。
6.Nature Nanotechnology:未來,糖尿病治療,“貼一貼”就行?
A graphene-base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with thermoresponsive microneedles for diabetes monitoring and therapy
3月21日,發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men) 開發了一種電子皮膚“貼片”,能夠感知多餘(yu) 的葡萄糖,且通過加熱顯微針頭自動給藥。該貼片由鑲有黃金粒子的石墨烯組成,包含能夠檢測濕度、葡糖糖、pH值和溫度的多個(ge) 傳(chuan) 感器。如果貼片感知到較高的葡萄糖水平,會(hui) 加熱觸發顯微針頭溶解塗層,釋放二甲雙胍。目前,有多種皮膚貼片能夠呈遞胰島素或二甲雙胍,但這一研究中的貼片同時包括了檢測和給藥功能。
7、Nature Genetics:1型、2型糖尿病本是同根生?
Genetic predisposition for beta cell fragility underlies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3月21日,發表在Nature Genetic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β細胞基因缺陷是1型和2型糖尿病的共同根源。科學家們(men) 發現了對於(yu) β細胞存活非常重要的一些基因,通過這些基因可以將β細胞進行區分:有些β細胞非常頑強、功能旺盛,有些β細胞非常脆弱,無法承受外部應激刺激。罹患糖尿病的病人——無論是1型還是2型——其體(ti) 內(nei) 的β細胞通常屬於(yu) 後者。
8、Cell驚人發現:糖尿病與(yu) 線粒體(ti) 有關(guan) ?
UCP2 Regulates Mitochondrial Fission and Ventromedial Nucleus Control of Glucose Responsiveness
2月25日,發表於(yu) Cell上的一項研究中,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men) 發現,大腦神經元的線粒體(ti) 在係統性血糖控製中起到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該研究的通訊作者Sabrina Diano教授說:“當機體(ti) 血糖升高的時候,這些神經元的線粒體(ti) 快速改變自己的形態,它們(men) 的功能也發生了變化。這一機製可能對於(yu) 代謝疾病的發展非常重要,比如2型糖尿病。”
9、Nature Medicine& Nature Biotechnology:糖尿病治療的注射時代或將終結
Long-term glycemic control using polymer-encapsulated human stem cell–derived beta cells in immune-competent mice;
Combinatorial hydrogel library enables identification of materials that mitigate the foreign body response in primates
1月25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兩(liang) 篇論文中,科學家們(men) 提出了一種方法來實現胰島細胞移植。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材料,可在人類胰島細胞移植前封裝它們(men) 。在小鼠試驗中,他們(men) 發現,這些封裝的人體(ti) 細胞可以在長達六個(ge) 月的時間裏治療糖尿病,而不引起免疫反應。
10、Nature Communications:細胞重編程“助力”糖尿病個(ge) 性化細胞治療
Human pancreatic beta-like cells converted from fibroblasts
1月6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men) 成功將人皮膚細胞轉化成了功能齊全的胰腺細胞。這些細胞能夠響應變化的血糖水平產(chan) 生胰島素。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Matthias Hebrok博士說:“我們(men) 的研究結果首次證明了人皮膚細胞能夠高效的產(chan) 生功能性的胰腺細胞,與(yu) 人類β細胞功能相似。”